高才通子女︱撤辣後赴港插班查詢激增4成 美聯升學籲港府放寬「學生簽證」至中小學

升學教育

撰文: 王明芳

發布時間: 2024/05/16 18:34

最後更新: 2024/05/24 19:31

分享:

分享:

美聯升學籲港府放寬「學生簽證」至中小學範圍。

受到本港近年出生率低及移民潮的影響,本港學童適齡人口持續下降,教育局推算最新學齡人口續跌,2029年或只有3.1萬人升讀小學,教育界或再次面  臨「殺校」 危機。美聯移民顧問高級策略總監鄭天殷指出,截至3月底,已有超過9萬名「高才通」人士及其受養人來到香港,當中多約有 2.7 萬名是18歲以下的子女,本港的教育制度對「高才通」家長具吸引力, 有升學顧問建議,自從近期政府全面撤辣後,收到大量家長查詢赴港插班事宜,足足較「全撤辣」前增加約40%,故建議特區政府可考慮放寬學生簽證至中小學,同時引進加拿大、英國的「寄宿家庭」政策,以吸引更多國內及海外學子赴港讀書, 既可配合港府全面吸納各國專才的政策, 更可以緩解全學齡人口下降的問題 。

高才通帶來 2.7 萬位 18 歲以下受養人  惟未足以拯救教育行業

根據政府最新公佈資料,截至今年 4 月底,「高才通」及其他人才計劃已錄得約29 萬宗申請, 當中近18萬宗獲批,更多達逾12萬人已來港。其中, 政府公佈「高才通」計劃的人才及其配 偶普遍年齡較年輕,當中超過一半的人年齡在40 歲以下。透過「高才通」計  劃來港的人才,當中不少均帶著年幼的子女定居香港, 除了增加本地勞動人口外, 同時亦對香港人口帶來正面影響。然而,即使早前中港恢復全面通關 , 加上各項人才計劃有助緩解適齡「升中」及「升小」的學童的跌幅,但其力量
 仍然不足以拯救教育行業。

美聯移民顧問高級策略總監鄭天殷指出,不少「高才通」家長希望將子女送入香港的國際學校和直資學校,當中部分家長更視香港學校為進入英美等地大學的橋樑。此外,亦有部分「高才通」家長認為內地的教育模式較傳統,而且功課負擔較重;反觀香港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能吸引他們送子女赴港就學,惟這些家長更希望子女接受普通 話教學或在非全英語學校就讀。

2029 年料本港學齡人口暴跌或致「殺校」危機    通關及人才計劃帶動學生來港
 
據教育局《學生人數統計報告書》數據顯示,本港出生率持續 下跌,幼稚園及中小學學生人數由 2018/19 年度逾 87 萬人,減少至 2022/23 學年 79.8 萬人,跌幅達 8.5%。此外,根據立法會及教育局最新的學  齡人口推算顯示,2029年升中學的適齡學生人口,預期將由目前的 6.83萬人減至約5.43萬人,減幅高近20%;至於期內升小學的適齡學生人數,亦估計由目前約 4.96 萬人急減約36%至3.15 萬人。

朱恩賢表示,去年中港兩地通關後,已有不少內地家長向美聯升學查詢香港本地中學插班及學位情況,當中包括持有人才計劃簽證的家長, 尚有一些未持有香港身份的内地家長也對香港教育十分感興趣。同時,根據美聯 升學的統計數據, 自從全面撤辣後,大量家長查詢赴港插班事宜,「全撤辣」後的平均每月查詢量,較「全撤辣」前大幅增加約40%。

內地新興中產家庭對 DSE 文憑考試趨之若鶩  建議衍生學生簽證至中小學

事實上,香港教育質素優良,向來受到國內家長及學生歡迎,絕對有條件推出「學生簽證」概念。根據香港考試及評核局(考評局)公佈資料,在 2014 年 至 2023年期間,持有非香港身份證報考香港中學文憑考試( DSE)的人數在 41 至 402 人之間,佔總考生數的比例不超過 0.7% 。

然而,在今年初,考評局首次公佈內地 DSE 考生人數,達到1400 人,約佔總考生數的 2.7%。內地考生數量激增,相信與考評局分別於廣州和 深圳開設考場有關。朱恩賢相信,內地家長已意識到香港教育制度的優勢。相較於每年數以千萬計參加競爭激烈內地高考的考生而言,香港的DSE考試制度,競爭相對較少,考獲較佳成績亦較為容易。

同時,內地「內卷現象」嚴重,在這情形下,不少家長「面向國際」、選擇出路較為多元的香港 DSE 考試 制度。特別是現時通過 DSE 考試,學生可以銜接超過 600 所非本地高等院 的本科課程,當中包括英國、美國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亞和德國等歐美國家,對於不少內地家庭及學生而言或是更好的選擇 。

此外, 去年公布的《施政報告》中,提出了建設香港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 目標,並宣佈自 2024/25 學年起,政府資助的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,將大 幅提升 1 倍至 40%,藉此吸引更多海外和內地學生來港升學,同時亦有助吸引 更多從事教育行業的人才到港,提振教育工業鏈,對香港經濟亦帶來鉅大貢獻。

朱恩賢建議,港府應考慮放寬學生簽證要求,將「學生簽證」適用範 圍延伸至中小學生,有助吸納更多國內及海外學生有機會插班到香港學校升學,為香港中小學學校注入國際化的新鮮血液,有助緩解本港的「殺校」危機;同時為香港教育產業奠定根基,透過增加來自各地的學生人數,從而刺激本港香港教育產業,屆時對於「橫向」衍生的行業如補習社,學生宿舍等服務 相信亦會應運而生,對香港經濟有正面影響。

朱恩賢亦建議,香港應該仿傚國際教育制度,在香港引入「寄宿家庭」政策。以加拿大為例,該國教育局規定 12 歲以下的國際學生只需要 1位家長陪讀,至於 12歲以上的國際學生則由教育局安排寄宿家庭,或自行聯繫寄宿家庭和國際學生中心即可,以增加來港就讀的吸引力。

直資學校課程靈活多元  學生英語水平高

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表示,現時香港中小學分為四類,包含官 立學校、津貼學校、直資學校及私立小學,其中直資學校以它的課程設置靈活 著稱,可以開設本地 DSE 課程,也可引進國際課程,如 IB、A-level 及 IAL 課 程,陳狄安指出,優秀的語文能力,尤其英語,是直資學校其中一項最為突出 的優勢,因學校能選定教學語言,同時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以強化學生的語 文學習,亦能招攬更多外藉老師及優秀的經驗教師,多方面提升學生的外語學 習能力;而且大部分的直資學校都能提供多元豐富的活動體驗予學生,如各種 體育運動如劍擊、冰球,或音樂藝術培訓,讓校園生活多采多姿 。

協助高才通人士子女適應香港學習生活

針對「高才通」家長關心的學生適應問題, 陳狄安建議,學校應開設繁體字 班,並提供個別輔導,加強新來港學生的中英文能力;同時亦建議學校增設「學生同儕伙伴」計劃,安排本地學生提供幫助,建立新來港插班生社群,讓 插班學生更有歸屬感 。

陳狄安指出,部分插班學生英語成績較為遜色,不一定是學習能力弱,而是 英文詞彙量較少,但是他們的數學能力突出,而且由於成長背景有別,這些學 生對於香港的文化和時事了解較少,這可能導致他們在學習和應試時表現未如 理想,香港直資學校可量身為他們打造特別的活動體驗,譬如參觀香港古蹟、 文化藝術中心、博物館等,再以英語及粵語分享當中的內容,協作他們融入本港生活。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中小學試題免費下載】 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兒童健康百科】 【職場文化智慧】 【家事百科全書】